(1)增加齒輪泵出口到單穩分流閥管道的通徑,從φ18mm增加到φ25mm,使油流在管中的流出速度由原來的10.3m/s降至5.3m/s,大大減少了內蒙叉車油液流經管道時的壓力損失,同時降低了振動和噪聲。
(2)電池箱前移,在不改變車架整體結構的情況下,節省的空間用來增加油箱容積,儲罐容量從100L增加到150L:另一方面,改變油箱進、出口間距,從300mm增加到800mm,保障了油液在油箱中得到充分的循環,不但增大了油箱的散熱面積,同時還提高了油箱的散熱效果。
(3)將變矩器油散熱器改為液壓油散熱器,在轉向器的回油路上設置,使其安裝位置保持恒定,通過發動機風扇強制冷卻。由安徽省鳳陽水槽廠生產的一體式散熱器與發動機共同使用,裝在液壓油散熱器的背后,位置與修改前一致;其水箱散熱面積22.5m2,散熱面積6m2,可保障發動機及變矩器油液散熱面積6m2。
(4)改變轉向液壓缸的結構,使用QT40-10球墨鑄鐵導向套支承代替原來導向套中的尼龍支承環,再增加一個斯特封密封件,同時將活塞支承由34mm改為28mm。
對改進型轉向液壓缸進行了單元測試,(1)對其進行了測試;將改進型轉向液壓缸裝入叉車轉向橋,使轉向液壓缸逐步強制加熱到120℃以上,此時轉向液壓缸工作正常,(二)無異響現象;(2)測試整機液壓系統的壓力損失;齒輪泵在無負荷狀態下出口壓力由原來的2.0MPa降低到1.5MPa,根據JB/T3300-1992標準,對整機按JB/T3300-1992標準,對整機進行全機熱平衡試驗,經1h42min整機運轉后,油液在90Y附近趨于平衡,而且發動機的水溫和變矩器的油溫都在正常工作溫度范圍之內。
*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網將予以刪除。